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选取京沪高速铁路、温福铁路、沪杭客专等不同区域不同成因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代表性试验工点,以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为重点,在现场测试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研究结论:(1)对沉降控制严格的无砟轨道不建议使用排水固结法,但若有足够的放置时间并结合堆载预压也可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2)水泥土桩处理深度有限,用于无砟轨道应谨慎,需要结合地区经验并留有足够的放置时间,且一般应结合堆载预压使用;(3)CFG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网结构、桩筏结构沉降控制效果较好,沉降稳定时间较短,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4)桩板结构沉降控制效果好,但工程费用高,可用于特殊地段;(5)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措施选择及沉降控制提供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公路路桥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
软土路基
处理方法
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比试验
高速铁路
软土地基处理
沉降变形特性
工后沉降
软土地基沉降控制监测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
软土
地基沉降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路软土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软土 沉降控制 地基处理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路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33
字数 50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时亮 3 36 3.0 3.0
2 汪莹鹤 8 75 4.0 8.0
3 赵新益 12 6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
软土
沉降控制
地基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