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冰山理论由心理学家萨提亚在家庭治疗中提出,它揭示了在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负性行为或事件背后,存在固定的应对模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模式后面,有事件发生的根源待分析。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可以带着来访者走走“冰山”,冰山分为八层:行为、应对、感受、感受的感受、观念、期待、渴望和自我。通过这八个步骤的凝神息气,松弛、沉浸,受访者可以将意识与前意识、潜意识联结,一步步后退,从“行为(事件)”,对自己的探索慢慢深入,一直到回归自我。
推荐文章
走班制"走"进的误区
走班制误区
内涵
实践
走滑拉分构造研究
走滑拉分作用
走滑拉分构造
走滑拉分区
走班模块教学的困惑及一些现状反思
走班模块
教学困惑
现状反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走一走你的“冰山”
来源期刊 大众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负性行为 家庭治疗 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 来访者 治疗师 感受 潜意识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79
页数 1页 分类号 R473.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性行为
家庭治疗
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
来访者
治疗师
感受
潜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医学
月刊
1000-8470
31-1369/R
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71号
4-11
出版文献量(篇)
123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