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苯和甲苯作为 VOCs 代表成分,以增溶活性和乳化率作为指标,研究增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BST 产生规律及增溶效果等。结果表明,成功驯化产 BST 的增溶微生物。其最适发酵条件是:碳源质量浓度1.0 g/L,初始 pH 值6.95~7.05,温度范围26~32℃。增溶菌具有明显的产 BST 规律:在0~36 h 内持续快速增加,36 h 时,产生量最大。发酵液对苯和甲苯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分别是纯培养基的2.7倍和30倍。苯与BST 所形成的乳滴为水包油,易溶于水,有利于 VOCs 的生物降解。产 BST 的细菌大都是 G -短杆菌。
推荐文章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那他霉素的增溶作用
2-羟丙基-β-环糊精
那他霉素
溶解度
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淫羊藿苷的增溶作用
淫羊藿苷
羟丙基-β-环糊精
相溶解度法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
聚乙二醇
槲皮素
固体分散体
溶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OC 增溶菌的发酵培养及增溶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VOCs 生物增溶 甲苯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2
字数 4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5.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惠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358 10.0 18.0
2 许亚楠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OCs
生物增溶
甲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