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供给激励”和“需求干预”是公共政策的两种基本途径。前者通过激励机构提供服务,后者则通过影响个人的选择行为而提高服务效率。美国联邦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面对公众不断上涨的学前教育需求,在供给激励屡次失败后,采取政策妥协态度,以干预家庭需求的方式,进行了多种政策工具的创新。本文综述了这段历史,并对其中的政策工具进行了解释,得出两个主要的结论:(1)善良的愿望并不能自动达到高效地满足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过于简单的实施战略,会带来低效率的弊病,并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2)尊重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努力进行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开放,学会妥协以实现多种政策目标。
推荐文章
美国联邦航空局与NASA签署商业太空运输活动协议
美国联邦航空局
NASA
太空运输
商业
协议
太空旅游
国际空间站
公共安全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决策与执行模式述评
美国教育决策
学前教育决策
决策模式
教育公平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决策与执行模式述评
美国教育决策
学前教育决策
决策模式
教育公平
美国联邦政府研发预算中科技政策工具运用与发展趋势
联邦政府研发预算
科技政策工具
追溯数据
专家评议
科技政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供给激励”还是“需求干预”?--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度意义
来源期刊 基础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 政策工具 学前教育 供给激励 需求干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国际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7
页数 7页 分类号 G619.712
字数 73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232.2015.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8 16 2.0 4.0
2 曾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59 486 12.0 21.0
3 高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12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国联邦政府
政策工具
学前教育
供给激励
需求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教育
双月刊
1005-2232
31-1914/G4
大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1110室
4-74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