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长江口北槽航道为研究对象,利用1997年12月~2013年2月多年实测水深资料和北槽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开通以来维护疏浚资料,采用统计分析与对比方法分析了北槽河槽多年来的地形冲淤变化和一、二、三期航道航槽回淤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此期间,在北槽上段北侧滩面和坝田大范围淤积,下段南侧滩面和坝田大范围淤积,北槽拐弯段为北槽淤积集中区域,河槽向窄深方向发展;(2)北槽航道年回淤量大,三期12.5 m航道期间,北槽航道年回淤量在6400万m3左右;(3)北槽航道回淤沿程分布差异大,北槽中段(H~O疏浚单元)的回淤量占北槽航道段回淤量的70%左右;(4)北槽航道洪季和枯季回淤差异大,洪季期间的回淤量占全年该段航道回淤量的80%以上;(5)北槽航道南北回淤差异大,南侧淤积高于北侧淤积400~1300万m3;(6)北槽12.5 m航道与10 m航道相比,全年回淤量有较大增加,洪季期间的回淤比重有所增大,北槽中段回淤峰值更加突出,略有所下移。
推荐文章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回淤年际变化及成因
航道回淤
深水航道
年际变化
流域减沙
长江口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时间序列混沌特征分析
深水航道
混沌特征
回淤量
时间序列
长江口北槽潮波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长江口
北槽
潮波
CJK3D-WEM
二维潮流模型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航道淤积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疏浚效率
潮汐动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口北槽河槽地形变化及深水航道回淤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水道港口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形变化 泥沙回淤 长江口 北槽航道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143|O242.1
字数 4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华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23 133 6.0 10.0
2 左书华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31 134 7.0 10.0
3 李松喆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5 25 3.0 5.0
4 韩志远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36 9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形变化
泥沙回淤
长江口
北槽航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道港口
双月刊
1005-8443
12-1176/U
大16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