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25个甘薯品种苗期茎尖乙醇提取物多酚含量(PC)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 1,1‐diphenyl 2 picrylhydrazyl)清除反应的清除量(QS )和反应速率(RS )的影响,以期为甘薯茎尖抗氧化活性DPPH?评定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特定的DPPH?清除反应体系中, PC在0.83~41.01μg/mL线性范围内, PC与QS极显著正相关,与0~1 min RS极显著正相关;反应80 min以后的QS与 RS达到稳定平衡阶段.因此,DPPH?清除反应制约于多酚和DPPH?两种底物浓度,并受反应时间影响.当 PC增加到一定程度和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 PC与其 QS ,RS存在非线性相关.利用DPPH?清除法评价甘薯茎尖抗氧化活性时,由于品种间 PC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研究特定反应体系下茎尖 PC及其与 QS ,RS的线性相关区域,确定适宜的茎尖质量浓度范围和反应时间.
推荐文章
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合成及其清除DPPH·性能
多乙烯多胺
受阻酚类抗氧剂
构效关系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
叶菜型甘薯
绿原酸含量
品种
部位
采收期
DPPH·清除能力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
甘薯
茎尖
醇溶提取物
DPPH
清除率
反应速率
反应时间
行为特征
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茎尖培养的影响
色素腺体棉酚陆地棉茎尖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薯苗期茎尖多酚含量对其 DPPH?清除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薯 茎尖 多酚含量 DPPH? 相关性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18/j.cnki.xdzk.2015.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小焕 1 3 1.0 1.0
2 顾东东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
茎尖
多酚含量
DPPH?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3-9868
50-1189/N
大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01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