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师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65名高师生父母教养方式及高师生心理韧性进行调查.结果:高心理韧性与低心理韧性的高师生在父亲、母亲教养方式的“感情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及母亲的“惩罚、严厉”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4.907,6.151;P<0.01;t=-2.330,-2.815,-2.040;P =0.05).高师生心理韧性总分及各因子与父亲、母亲教养方式的“感情温暖、理解”都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r =0.470,0.352,0.232,0.187,0.543,0.205;P均<0.05;母亲:r=0.536,0.368,0.290,0.192,0.576,0.289,P均<0.05).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家庭支持都与父亲、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父亲:r=-0.183,-0.218,-0.317;P均<0.05;母亲:r=-0.220,-0.231,0.226;P均<0.05)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r=-0.186,0.156,-0.276;P均<0.05).母亲教养方式的“感情温暖、理解”对心理韧性除积极认知外其他维度都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7.722,4.641,3.719,3.250,3.581;P均<0.01).结论: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高师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感情温暖、理解”是保护性因素,采用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心理韧性的形成;父母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是危险因素,采用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心理韧性水平的形成.母亲的“感情温暖、理解”对高师生心理韧性形成的影响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