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脑内递药特性。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采用高野均质法制备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将制备好的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注射到大鼠体内,使用脑微透析技术对大鼠的脑内递药特性进行观察。结果经过观察后发现,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形态较为圆整,平均粒径情况为(117.61±3.41)nm,电位情况为(-14.71±3.52)mV,包封率情况为(52.17±2.24)%,载药量情况为(5.34±0.11)%。将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与替莫唑胺白蛋白纳溶液进行比较后发现,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的tmax、AUC0-t明显高于溶液,在Cmax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能够延长药物在脑内停留的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是替莫唑胺脑部递药较为有效的载体,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伊曲康唑
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替莫唑胺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
替莫唑胺
脑胶质瘤
护理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复发脑胶质瘤的疗效
贝伐珠单抗
替莫唑胺
恶性胶质瘤
生存时间,无进展
载替莫唑胺纳米粒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替莫唑胺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乳化聚合法
界面聚合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析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脑内递药特性
来源期刊 医药与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替莫唑胺 白蛋白纳米粒 制备 脑内递药特性 尾静脉注射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1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懂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2 王亚飞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3 张兵祥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莫唑胺
白蛋白纳米粒
制备
脑内递药特性
尾静脉注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研究
月刊
2096-1278
61-1502/R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52-207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