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解释法律的理论,并非每个国家的法学方法论都一样。按照传统,在德国法中有四种解释标准。其中,文本这一解释标准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对于通常的法律解释来说法律专业语言中的词义更重要,与此相反,对于区分法律解释和法官造法来说,一般日常用语中词语的可能含义更加重要。刑法中禁止类推解释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只能援引)文本进行解释的背后是这样一种立场:用这样的方法,公民可以抵御国家强权对自由的干涉,并且可以保障三权分立框架下议会的权力。事实上文义解释并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上文中法学以及语言学上的论据说明了这一点,除了文本解释,体系解释、发生史解释以及目的解释也都很重要。首先要对此四种解释标准进行整体衡量,但在解释中还是要坚持从文本出发。
推荐文章
浅析如何实现理解教育
理解教育
原则
激励方法
如何正确理解海洋倾废的定义
海洋
倾废管理
放置
监测
非典防治中的几个法律、伦理解读
传染病防治法
非典型肺炎
公众意识
道德规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理解法律?
来源期刊 中德法学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方法论、日常用语中的可能文义 法言法语中的文义 法律的适用对象 法官造法 公民与国家 三权分立原则 同音异义词 月晕 可能的解释理论 语言应用 体系 发生史 意义和功能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D95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尔夫·旺克 1 0 0.0 0.0
2 乔芳芳 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法论、日常用语中的可能文义
法言法语中的文义
法律的适用对象
法官造法
公民与国家
三权分立原则
同音异义词
月晕
可能的解释理论
语言应用
体系
发生史
意义和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德法学论坛
年刊
大32开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