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汉语问候语的句类一开始出现即为有无性领有句。后起代表性问候语形式的更替则表现为有无性领有句的延续。其中,或只是客体对象形式的替换,旬类性质未变;或在生成过程中经过句类间的转换而落脚于有无性领有句。问候范畴有无性领有句中'有'极表达,经历了一个由显至隐的过程。问候语选择有无性领有句的现实取向,对汉语看重有无范畴及其文化基础的实证提供了一个范畴性证据。
推荐文章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英汉语言
问候语
差异
浅谈汉语“使”字类致使句与维吾尔语使动态致使句的对比
汉语
'使'字句
维吾尔语
使动态
致使句
汉维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
汉语
维吾尔语
问候语
汉语空语类研究述评
空语类分类
汉语空语类研究
认知动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语问候语的句类取向
来源期刊 人文论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问候语 有无 领有句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H14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凤梅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24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问候语
有无
领有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论谭
年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