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切韻》時代重紐三等和重組四等的對立可以概括爲介音的鈍/-rj/、鋭/-i-/之别,其中重三字的介音會向[+合口]的方向演變,或者使後接主元音圓脣化.以《蒙古字韻》爲代表的元代八思巴字譯音材料中,脣音字的重紐對立在中古支、脂、質、陌(清)等韻得以保存,音系特徵上表現爲鈍音、鋭音的對比.脣音重紐三等字在宋元時期的音韻史資料(如《中原音韻》《辨字差殊》)和現代方言(如閩語)所體現出韻母的合口性質都與此有關.由於二等介音與重紐三等介音具有相同的音素,因此脣音二等字在《中原音韻》和現代方言中也有類似的語音表現.
推荐文章
进入中、韩两国的「日本製漢語」研究
日本製漢語
汉语
韩语
比较研究
宋词字-音转换中多音字处理研究
字音转换
多音字
宋词
格律
字符串匹配
议《灵枢》中的叠音词
叠音词
<灵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八思巴字譯音等材料中漢語重紐脣音字的語音表現
来源期刊 汉语史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八思巴字 介音 脣音字 重紐 鋭鈍特徵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漢語語音史與吴方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9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思巴字
介音
脣音字
重紐
鋭鈍特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汉语史学报
年刊
978-7-5444-3146-0
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