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法学通识教育不仅是实现一般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中对于塑造公民法律信仰、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意义重大。然而,受当前学科分类过细、教育重心向专业化转移的影响,法学通识教育处于尴尬的地位,其以纳入思想政治课程和单独开设法学通识课程两种模式存在,并且法学专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法学通识教育的一般性冲突使法学通识教育实施难度增大。欲突破此困境,必须在综合考虑法学通识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具体的法学通识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克服法学通识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
推荐文章
护理学综合性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护理学
综合性实验
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通识教育
斯坦福大学
课程设置
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中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
工科背景
地方综合性高校
中文课程体系
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学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
指标体系
方法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综合性大学法学通识课程设置缺陷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期刊 法治社会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法学通识课 通识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 武汉大学法学院 107 681 13.0 22.0
2 刘超 华侨大学法学院 80 619 14.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学通识课
通识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社会
双月刊
2096-1367
44-1722/D
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500号广东警官学院
46-576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