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念”源自佛教,最近十几年在西方心理学界较为流行,并逐渐被我国心理学家所重视。现在所说的正念技术源于四念处的修行,已没有宗教的色彩。在心理学中,正念已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状态的意识,其特征是由精致的注意力技能和对内部和外部事件的非评价态度。正念作为根植于东方文化的一种禅修,对于我国心理健康调节技术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社会学视角下投资心理学课程建设分析
社会学视角
投资心理学
课程特点
浅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务员心理调适
积极心理学
公务员
心理调适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积极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综述
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
教师
素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学视角下的正念技术
来源期刊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正念 心理学 心理健康 调节技术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心理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2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元庆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9 399 10.0 18.0
2 花叶琳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念
心理学
心理健康
调节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季刊
1009-1114
34-1184/G4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银湖北路62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0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