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晒红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致香物质与其使用用途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对不同用途的晒红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致香物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取晒红烟样品烟叶按照其使用用途的不同分为Ⅰ型(适用于雪茄型、混合型)、Ⅱ型(适用于混合型、雪茄型)、Ⅲ型(适用于混合型、混烤型)以及Ⅳ型(适用于混烤型、混合型)4种类型.大多数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在4中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还原糖、总糖含量在Ⅰ型与Ⅱ型、Ⅲ型Ⅰ型与Ⅳ型,Ⅳ型与Ⅱ、Ⅲ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种常规化学成分在Ⅱ和Ⅲ型烟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植物碱在4种类型烟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致香物质成分较多,叶绿素降解产物和其他类在不同用类型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致香物质成分较少.
推荐文章
晒红烟重要致香物质与其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晒红烟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相关分析
香料烟致香物质研究进展
香料烟
致香物质
提取分析
钼肥对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晒烟
钼肥
产量
品质
云南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与致香物质的关系
钾含量
致香物质
烤烟
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晒红烟重要致香物质与使用用途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烟草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晒红烟 使用用途 致香物质 统计学意义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与调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4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15.5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晒红烟
使用用途
致香物质
统计学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烟草学报
双月刊
1004-5708
11-2985/TS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55号
80-5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7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