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融合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能够达到信息的互补,弥补单一模态在某些条件下的不足,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采用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模型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根据一定量图像样本学习出较为完备的字典.其次,对于给定的两模态图像对,通过稀疏表示模型在学习出的字典上分别对其进行稀疏表示.同时,为了提高鲁棒性,使用了拉普拉斯约束对表示系数进行正则化.然后,根据融合算法对两模态图像进行有效融合.最后,在公共的图像以及收集的图像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融合两模态图像的信息.
推荐文章
基于目标提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图像融合
灰色理论
灰色关联度
目标提取
红外图像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性能评估
图像融合
小波函数
融合规则
小波分解
基于SCM和CS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目标提取
CST
SCM
结合区域与边缘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融合算法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边缘检测
区域相关
分布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稀疏表示 拉普拉斯正则化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91.4
字数 4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78/j.issn.1673-9418.1506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进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3 407 11.0 15.0
3 罗斌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81 1213 16.0 25.0
5 李成龙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62 5.0 7.0
10 李海超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模态融合
稀疏表示
拉普拉斯正则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月刊
1673-9418
11-5602/T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11号北京619信箱26分箱
82-560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7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