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气为碳源,氢气为载气,通过无催化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合成不同粒径的球形炭。研究了沉积温度、压力和气体比例对化学气相沉积球形炭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球形炭(50~100 nm)的优化工艺为沉积温度1150℃、沉积压力5 kPa和天然气/氢气(气体流量比)1:4。本研究对球形炭的气相沉积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沉积温度对球形炭的尺寸和微结构影响较小,沉积压力对炭核的碰撞几率影响较大。另外,氢在炭形核过程中起来很重要的作用,氢的存在有效的较少了炭核的碰撞几率。
推荐文章
爆炸辅助气相沉积法制备炭纳米线的研究
炭纳米线
爆炸辅助的气相沉积
颗粒组装
光催化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平直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化学气相沉积
平直碳纳米管
二氧化碳
化学气相沉积与渗透过程中热解炭织态结构生成机理研究
热解炭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渗透
织态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球形炭的无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新型炭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球形炭 化学气相沉积 天然气 氢气 形核机理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12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2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瑞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69 673 15.0 23.0
2 杨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35 220 8.0 13.0
3 商海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5 26 3.0 5.0
4 张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形炭
化学气相沉积
天然气
氢气
形核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炭材料
双月刊
1007-8827
14-1116/TQ
16开
太原市165信箱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