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一例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和颈部皮肤皱褶(nuchal fold,NF)增厚的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评估再发风险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 G 显带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arrays,SNP-Array)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分析。结果高密度 SNP-Array 芯片检测显示胎儿存在 Xp22.33p11.4区41.04 Mb 的重复以及13q31.3q34区30.51 Mb 的重复。G 显带分析显示胎儿核型为46,X,der(X)(13qter→13q31∷ Xp11.4→ Xp22.3∷Xp22.3→Xqter)。胎儿父母的芯片及 G 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均正常。结论SNP-Array 结合 G 显带有助于确定新发的衍生染色体的成分和连接方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复发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推荐文章
染色体核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对 AML预后评估的临床分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染色体核型分型
基因杂合性缺失
复发性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微阵列芯片327例分析
复发性流产
绒毛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核型
染色体微阵列联合核型分析在NT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研究
胎儿颈项透明层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55例生长受限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胎儿生长受限
染色体
染色体微阵列
产前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分析一例新发的胎儿衍生染色体异常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发突变 衍生染色体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遗传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8-6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3-9406.2016.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宝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56 300 8.0 13.0
2 何志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15 49 4.0 6.0
3 林少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35 96 6.0 7.0
4 吴坚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34 166 7.0 11.0
5 谢英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30 130 6.0 10.0
6 张志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 17 114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发突变
衍生染色体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月刊
1003-9406
51-137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62-1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2
总下载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