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渔港港内锚地允许波高的规定是参照国外规定按经验确定,缺乏有效的试验支撑。为了验证现行规定的港内锚地允许波高的合理性,以275HP拖网渔船为代表船型进行了单船首尾双锚锚泊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渔船首尾双锚锚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锚泊力及运动量的情况,分析了波浪入射角度、渔船载况、波高及周期对锚泊力和运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锚泊力在90°横浪作用时最大,随着载重和波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减小。横摇角度同样在90°横浪作用时最大,随着载重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高的增大而增大;当波浪周期接近渔船横摇周期时,横摇角度达到最大,随后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得出,在本次试验范围内,此渔船单船首尾双锚锚泊时的允许有效波高建议取为0.7m。研究结果为港内锚泊允许波高的确定以及渔船缆绳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推荐文章
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单船艏艉锚泊锚缆力研究
艏艉双锚锚泊
渔船
锚缆力
计算公式
竖直双挡板桩基码头港内波浪特性试验研究
挡板式
波高分布
波浪透射
波浪绕射
港内波能集中及治理措施试验研究
波能集中
泊稳
物理模型
整治措施
水流中船舶单双锚泊偏荡运动响应研究
船舶操纵性
锚泊运动
数值模拟
集中质量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船港内首尾双锚锚泊允许波高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道港口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允许波高 275HP拖网渔船 首尾双锚锚泊 物理模型试验 锚泊力 运动量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海岸河口及港口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139.2
字数 4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金宣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4 223 9.0 13.0
2 王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29 214 9.0 13.0
3 陈国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17 53 5.0 6.0
4 郑玮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6 2.0 2.0
5 孙一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12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允许波高
275HP拖网渔船
首尾双锚锚泊
物理模型试验
锚泊力
运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道港口
双月刊
1005-8443
12-1176/U
大16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8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