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哌嗪和4-氯苯氧乙酸为原料合成了1种新型有机分子盐化合物,(C4H12N2)·(C8H6ClO3)2(Ⅰ).对化合物(Ⅰ)进行红外吸收光谱、CHN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晶胞参数a=5.7575(8)A,b=7.3157(10)A,c=13.2038(19) (A);α=100.617(2)°,β=99.701(2)°,γ=96.682(2)°,V=532.54(13) A3;吸收系数μ=0.345 mm-1,计算密度Dc=1.432 Mg/m3,分子中电子数F(000)=240.对于衍射强度I>2σ(I)的2547个可观测衍射点,残差因子R1=0.0519,权重残差因子wR2=0.1287.晶体堆积中,4个N-H…O氢键依次将两个阴离子和两个阳离子连接起来形成Rj(18)环,进而形成平行于@@[100]轴的一维链.相邻的一维链通过C-H…π和π…π作用最终使化合物(Ⅰ)晶体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对分子间作用进行讨论,表明化合物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来自于NH…O、氢键.通过RB3LYP/6 31G(d)方法对化合物分子轨道、mulliken电荷进行计算.Hirsh feld表面分析、前沿分子轨道分析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稳定性.
推荐文章
2,4-二氯苯氧乙酸制备方法的改进
2.4-二氯苯氧乙酸
产率
实硷条件
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4-甲基吡唑-3-羧酸的合成
对氯苯丙酮
利莫那班
药物中间体
合成
2,4-二氯苯氧乙酸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2,4-二氯苯氧乙酸
吸附
动力学
4-氯苯乙醇的合成
氯苯乙酸
氯苯乙醇
酯化反应
还原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4-氯苯氧乙酸)哌嗪盐的结构、Hirshfeld表面分析和量化计算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哌嗪 4氯苯氧乙酸 晶体结构 Hirshfeld表面分析 DFT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1-578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26.4
字数 2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祥高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1 105 5.0 9.0
2 苏萍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 0 0.0 0.0
3 徐星满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哌嗪
4氯苯氧乙酸
晶体结构
Hirshfeld表面分析
DF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190
42-1178/N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
38-3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