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轮轨接触理论,考虑固定辙叉复杂的轨头廓形变化及轨距线不连续,提出能够准确计算固定辙叉轮轨接触参数的算法并编制相应计算软件。通过现场试验,对LM型踏面通过60 kg/m钢轨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时的轮轨接触点位置(包括沿辙叉纵向和各关键断面)进行测量,并与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采用该算法分析60 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整铸辙叉翼轨加高这一优化设计对轮轨接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辙叉走行方向和辙叉各关键断面,实测值与软件计算的轮轨接触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翼轨适当加高可以优化轮轨接触关系,降低辙叉竖向不平顺,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可行性,便于准确、高效地对固定辙叉区轮轨关系进行优化设计。
推荐文章
轮轨型面及系统参数对轮轨空间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型面
系统参数
迹线法
基于轮轨接触参数的固定辙叉设计方法
固定辙叉
轮轨关系
接触参数
结构不平顺
结构设计
软件开发工程
软件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
软件生存期
轮轨结构横向变形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力的影响
轮轨
滚动接触
结构变形
有限元
蠕滑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定辙叉轮轨接触关系算法研究及软件开发
来源期刊 铁道标准设计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铁路道岔 固定辙叉 轮轨接触关系 软件开发 不平顺 优化设计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线路/路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13.6
字数 41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5 3216 25.0 35.0
2 赵卫华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6 11 2.0 2.0
4 黄惟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4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路道岔
固定辙叉
轮轨接触关系
软件开发
不平顺
优化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标准设计
月刊
1004-2954
11-2987/U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82-76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97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