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大型沉管隧道的实例分析和前期研究成果,重点讨论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建立局部三维精细化模型时所应关注的4个问题:①模型范围大小的问题;②上覆水体动水作用的简化;③时域分析中阻尼矩阵的合理建模及其影响;④地震输入方式的选择与影响等。文中通过工程算例验证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的合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某段沉管管节的地震反应时,应至少考虑该管节两端各三段相邻管节的影响和轴向5倍以上土层厚度范围的土层影响;上覆水体可近似采用等效附加质量的方式模拟;当沉管隧道-土层体系的基频低于输入地震波的卓越频率时,易采用基于体系基频的优化方法来确定 Rayleigh 比例阻尼矩阵的比例系数;沿沉管隧道轴向的多点地震输入对隧道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应加以充分关注。
推荐文章
土-海底沉管隧道体系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沉管隧道
柔性接头
地震响应
内力
相对位移
沉管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
沉管隧道
黏弹性人工边界
动力响应
地铁交叉隧道近场强地震反应特性的三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地铁交叉隧道
近场强地震动
三维精细化有限元
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研究
沉管隧道
地震响应
接头刚度
弹性地基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局部精细化建模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地震反应分析 局部建模 精细化计算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5-17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609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梦麟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31 3543 28.0 48.0
2 张如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9 39 4.0 6.0
3 董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管隧道
地震反应分析
局部建模
精细化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