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南、北葶苈子的挥发性成分,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葶苈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南、北葶苈子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25、18种,分别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76%、64.29%,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分别为β-石竹烯、邻甲基苯腈。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南、北葶苈子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南、北葶苈子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差异较大。该研究为快速鉴定南、北葶苈子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干巴菌挥发性化学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干巴菌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HS-SPME/GC-MS法分析榅桲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
榅桲果实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采用HS-SPME-GC-MS分析棕榈油热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棕榈油
热处理
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
HS-SPME-GC-MS分析冷榨和热榨葵花籽油的挥发性物质
葵花籽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挥发性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S-SPME-GC-MS法分析南、北葶苈子的挥发性成分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北葶苈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挥发性成分
年,卷(期) 2016,(30)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分析与检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2-4303,43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2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6.3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金清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90 541 14.0 18.0
2 屠寒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9 13 2.0 3.0
3 许俊洁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10 6 1.0 1.0
4 曹利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3 5 1.0 2.0
5 叶欣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5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葶苈子
北葶苈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挥发性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