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赤壁赋》是北宋最有成就的文学家苏轼的作品。1079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承受了残酷的身心折磨,身陷囹圄103天后,被贬职黄州。1082年7月,已年近半百的苏轼于这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文赋。尽管政治失意,人生坎坷,但苏轼在文中并没有表现出思想情感的颓废、写景状物的灰暗;相反,这篇标志着宋代文赋最高成就的文章,以浪漫的笔调表现了清风月夜的舒雅美景,泛舟江上饮酒赋诗的超然脱俗,主客争辩探讨人生宇宙的旷达情怀。清风明月,水光接天,举杯吟诗,作者在无欲释然的既望之夜,体味着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人生快意,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哲理情趣,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物我两忘、超然脱俗、和谐悠扬的意境。这种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意境,很值得去品味和探讨。我们不仅要立足文本,还要用立体化、多元化的历史眼光,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哲学渊源和美学追求中去解读其生成原因。
推荐文章
苏轼《前赤壁赋》的写作动机与艺术鉴赏
<前赤壁赋>
壮志难酬
交融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乐观豁达
以读促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读《前赤壁赋》的意境生成
来源期刊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意境 解读 人生经历 人与自然 艺术魅力 苏轼 文学家 立体化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3
页数 2页 分类号 X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广斌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境
解读
人生经历
人与自然
艺术魅力
苏轼
文学家
立体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界:综合教育
月刊
1674-9510
45-1376/G4
广西南宁市望西路13号
48-205
出版文献量(篇)
909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