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报告对蒸发器和冷凝器内部能量传递机理进行研究,探索了蓄热过程传热传质的强化机理与方法,建立内燃机废热有机朗肯循环单螺杆膨胀机实验台.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度该研究的主要进展如下:(1)研究组建立了烟气-有机工质蒸发器和空冷冷凝器传热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分析程序,进行了247 kW柴油机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烟气蒸发器和空冷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计算获得了管翅式蒸发器总换热量、各区换热量及其进出口参数随内燃机工况的变化规律.研制了螺旋盘管强化传热钛管和波纹管烟气蒸发器和弯曲型平行流冷凝器.(2)提出了一种螺旋管熔盐蓄热换热器的创新方案,建立了蓄热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螺旋管蓄热换热器和套管式蓄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搭建了套管式蓄热换热单元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进行了套管蓄热换热器的蓄热、放热和传热试验.(3)分析去年试验存在的问题,更换了适合该系统余热负荷的Φ155 mm螺杆的单螺杆膨胀机,研制了螺旋盘管钛管烟气蒸发器和弯曲型平行流冷凝器,重新选择了多级离心泵,优化了有机朗肯循环流程,建立了247 kW柴油机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试验台,进行柴油机变工况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试验,获得了不同发动机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参数(输出功率、膨胀机效率、有机朗肯循环效率、换热量等)随发动机工况变化的性能规律.(4)该课题组选取了8种滑移温度不同的非共沸混合工质,研究了内燃机变工况下,非共沸混合工质对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4种纯工质、4种共沸混合工质和4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对变工况下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影响.(5)提出比转数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泵的选型指标,给出了蒸发温度为100℃,冷凝温度为45℃时不同工质所需泵的比转数随功率的变化关系,并给出了不同比转数适用泵的建议.进行了旋喷泵的性能试验,获得了不同频率下泵的扬程和效率随流量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冷凝条件对基于混合工质的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
余热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柴油机
冷凝条件
余热气化甲醇燃料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内燃机
代用燃料
甲醇发动机
涡轮增压
余热回收
通用内燃机
内燃机
复合式发动机
原理
内燃机气门锁夹机构设计
气门锁夹
载荷
内燃机
设计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燃机余热能转化热力单元和材料性能强化设计和集成优化研究报告
来源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 学科
关键词 内燃机 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单螺杆膨胀机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前沿导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光 116 829 16.0 22.0
2 吴玉庭 118 1185 20.0 30.0
3 杨凯 20 146 7.0 11.0
4 张业强 7 81 4.0 7.0
5 陈夏 5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燃机
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单螺杆膨胀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创新导报
旬刊
1674-098X
11-5640/N
大16开
北京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179
总下载数(次)
2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