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我国神经梅毒(NS)发病呈增长趋势.神经梅毒可发生于梅毒病程各阶段.早期神经梅毒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采用脑脊液(CSF)免疫、生化指标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影响正确治疗,使其可能发展为晚期梅毒,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早期神经梅毒诊断的方法.本文综述并比较多种神经梅毒CSF检测方法,提示16S rRNA PCR具有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TP)、区分TP存活状态并判断疗效、不受HIV和CSF等因素影响的优点,预期该方法的建立及推广将提高早期神经梅毒的诊断,对预防和控制神经梅毒、减少晚期梅毒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 16S rRNA在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自发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16SrRNA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应用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快速诊断肝硬化SBP的分析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腹水培养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S rRNA与早期神经梅毒诊断
来源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神经梅毒 实验室诊断 16S rRNA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2-2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9.1+3
字数 34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17.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柯吴坚 12 62 4.0 7.0
5 黄澍杰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神经梅毒
实验室诊断
16S r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