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儒家的家国关系可以从《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读,对这段文本之前业内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如伦理、故事、经学、政治、刑法、律典、生活等角度对其得失做了分析,本文在业内相关讨论的基础上,从家国关系的角度,深入讨论研究'亲亲互隐'的伦理学内涵。本文的结论是,家与国的冲突才是'亲亲相隐'和'窃负而逃'这类伦理困境的根本问题所在,本文从儒家的家国关系角度出发,试图在家国之间的紧张中寻找一个中道的伦理平衡点。
推荐文章
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研究综述
亲亲相隐
儒家伦理
腐败
辩论
“亲亲相隐暠价值之哲思
亲亲相隐
直在其中
人伦价值
容隐制度
亲亲相隐制度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价值
亲亲相隐
依据
刑事法律
运用
亲亲相隐制度对我国当代拒证权的构建研究
亲亲相隐
容隐制度
拒证权
刑事立法化
礼治秩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亲亲互隐”看儒家的家国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儒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亲亲互隐 家与国 儒家 伦理 中道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海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4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亲亲互隐
家与国
儒家
伦理
中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儒学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