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分析新建隧道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的存在及交错间距变化对新建近接隧道围岩形变量的影响,文章以重庆两江隧道交错近接段为依托工程,开展了交错近接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和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交错隧道近接距离与新建隧道的拱顶沉降量及左、右拱腰收敛值成反比;新建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拱顶沉降量及左、右拱腰收敛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可归纳为迅速上升、缓慢上升和稳定三个阶段;隧道拱顶沉降量最大且大于拱腰收敛值之和,对于该类隧道,隧道围岩变形设计上限应以拱顶沉降量为主.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隧道变形量H(mm)及隧道交错间距L(m)的关系式,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可为类似隧道预留变形量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交错既有隧道次生力学效应三维模型试验
交错隧道
次生力学效应
模型试验
既有隧道
双孔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双孔盾构隧道
近接施工
离心模型试验
交错既有隧道次生力学效应三维模型试验
交错隧道
次生力学效应
模型试验
既有隧道
交错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模型试验
交错隧道
模型实验
新建隧道
力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错近接新建隧道围岩变形三维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隧道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 近接 围岩变形 模型试验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9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56
字数 42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7/j.cnki.mtt.2017.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新荣 283 4843 36.0 51.0
3 李栋梁 10 100 5.0 10.0
7 郭子红 10 160 6.0 10.0
9 王吉明 6 6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3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近接
围岩变形
模型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隧道技术
双月刊
1009-6582
51-160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古楠街97号
62-1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