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文化诠释法,借鉴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探查中医语言建立之初的社会背景环境,分析中医语言的本质,分析以隐喻认知为特征的中医语言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中医认知方式的影响,理解中医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中医语言以隐喻认知为特征,是中国古代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下的产物,是在大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形式。隐喻是中医医生认识人体、描述疾病、表述治疗原则及诠释用药规律的手段。把握中医语言的关键,是从语用的层面上,还原按照句法规律排列形成的中医术语背景,依据共同的认知语境,映射到中医特定的语义之中,在特定语境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理解中医语言承载的真正内涵。
推荐文章
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语言研究纲领
中医语言
隐喻认知
理解
从认知角度看中医语言的容器隐喻
中医语言
容器隐喻
认知
再论隐喻审美认知与跨文化语言能力的培养
意象与想象
隐喻认知
跨文化交际
诗意的语言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情感隐喻
认知对比
共性
个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中医语言的隐喻认知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语言 隐喻认知 历史分析法 文化诠释法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信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
字数 6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红英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39 199 7.0 12.0
2 孙超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2 9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语言
隐喻认知
历史分析法
文化诠释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双月刊
2095-5707
10-1113/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33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