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温度为923 K、氦离子流强为7×1021 m?2·s?1的条件下,考察了低能氦离子辐照对钨材料表面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CAFM)、称重法、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对辐照后钨材料的结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SEM和CAFM的研究表明,在辐照初期样品表面形成了纳米尺寸的氦泡,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氦泡的尺寸和密度逐渐增加,最终引起钨表层的剥落.质量损失和溅射产额的分析结果表明,钨材料表层的剥落是钨损伤的主要形式.SEM、XRD和EBSD的分析证实了辐照后钨样品的表面形貌变化与晶体取向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101),氦原子更容易在(111)和(001)等晶面上吸附、扩散和聚集,这些研究结果将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
推荐文章
低能氦等离子体低温条件下钨材料的表面形貌
等离子体
表面形貌
晶体取向
氦离子行为与钨中相关缺陷演化的研究
离子注入 氦 空位型缺陷 慢正电子束分析
中能高浓度氦离子注入对钨微观结构的影响?
中能高浓度氦离子
氦泡
显微结构
氦离子辐照能量对钨中He泡形成的影响
He+辐照
He泡
辐照能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能氦离子辐照诱导的钨材料结构演化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能氦离子 表面形貌 氦泡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低能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L62+7
字数 24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9/j.0253-3219.2017.hjs.40.100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红玉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10 18 3.0 4.0
2 李萌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3 3 1.0 1.0
3 崔荷敬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2 3 1.0 1.0
4 范宏裕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韦理山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能氦离子
表面形貌
氦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