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核心由高级变质岩系和淡色花岗岩构成,是研究碰撞造山作用和板块构造的天然实验室.本文评述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争议,主要内容包括:(1)造山带核部具有“三明治”结构,高级变质和部分熔融的高喜马拉雅系列(GHS)夹持在较低级变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系列(THS)和低喜马拉雅系列(LHS)之中,GHS的变质作用程度具有向上和向下部构造层位降低的特征.高喜马拉雅系列主要由高压麻粒岩相到榴辉岩相的变质岩组成,具有> 1.2~ 1.6GPa和>700 ~ 800℃峰期变质条件,顺时针型变质作用P-T轨迹,其进变质以增温增压为特征,退变质早期为近等温或增温降压过程,晚期为降温降压和近等压降温过程;(2)在造山带西段,紧邻缝合带产出的超高压变质岩具有4.4 ~4.8GPa和560 ~ 760℃的峰期变质条件和顺时针型P-T轨迹,并在退变质中期出现加热过程;(3)尽管造山带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在中、高温条件下,但岩石中的石榴石都保存有明显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生长成分环带特征;(4)造山带变质核下部发育反转的中、高压型变质序列;(5)在造山带核部,变泥质和长英质麻粒岩的强烈部分熔融主要是增压、增温进变质过程中的白云母和黑云母脱水熔融,和近等温或增温降压过程中的黑云母脱水熔融,可以形成花岗质和英云闪长质熔体.加厚下地壳的高变质温度足以使各种成分岩石(包括基性岩)发生深熔,而不需要外来热源;(6)造山带变质核经历了长期的变质演化过程,其进变质始于~ 47Ma,峰期变质发生在~25 Ma,退变质持续到~15Ma.这些岩石也记录了持续的(超过20Myr)高温变质和部分熔融过程.在造山带西段的超高压变质岩具有~46Ma的峰期变质年龄和~40Ma的退变质年龄,所以经历了一个快速俯冲与折返过程;(7)印度大陆西缘与岛弧的碰撞(造山带西段)和印度大陆东缘与大陆弧的碰撞时间一致,为~50Ma;(8)在造山带西段,印度大陆的深和陡俯冲形成了超高压变质岩;而在造山带中段,印度大陆的平缓俯冲形成了中高压变质岩;(9)构造变质不连续在变质核中广泛存在.多重有序逆冲和无序逆冲导致的岩片叠置控制着造山带的地壳结构;(10)现有的构造模型,包括楔形挤出、隧道流、临界楔和构造楔模型,都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造山带变质核部的折返机制.
推荐文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震活动
构造意义
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反转
渠道流
汇聚速率
多阶段造山作用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夕线石带"的地质意义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
聂拉木
夕线石化
形成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质作用与部分熔融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压变质作用 部分熔融 持续时间 构造叠置 喜马拉雅造山带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3-2341
页数 29页 分类号 P542|P588.34
字数 221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泽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7 2305 27.0 44.0
2 董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1 279 9.0 16.0
3 丁慧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 43 4.0 6.0
4 田作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2 64 5.0 7.0
5 向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8 166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4)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1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23)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压变质作用
部分熔融
持续时间
构造叠置
喜马拉雅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