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级金属薄膜能够作为热释电探测器红外吸收薄膜在14 ~ 16 μm波段范围内有效应用已经得到证明.通过调节沉积在LT(钽酸锂)晶体材料上的纳米级镍铬(NiCr)薄膜的厚度和表面特征来改善纳米金属薄膜红外吸收特性,通过调节晶体材料的厚度,改变抗反射腔的深度,从而调节吸收波长.为进一步加强红外吸收,应用化学腐蚀,生成粗糙的纳米级薄膜表面结构,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加吸收表面积.通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明显增强指定波段的红外吸收,且其制造过程完全兼容,易于实现,可控的吸收性能的实验结果与仿真和设计情况相符合.
推荐文章
可见高吸收红外高反射薄膜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
表面等离激元
红外发射
亮度
异质结构
数值模拟
纳米结构
固相法合成高电压正极材料镍铬锰酸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铬锰酸锂
高电压
一维Si/SiO2光子晶体在近红外波段滤波特性研究
光子晶体滤波器
传输矩阵法
近红外波段
角度调谐
离子束增强沉积制备钽酸锂薄膜电性能分析
离子束增强沉积
钽酸锂
溶胶-凝胶
介电常数
铁电特性
热释电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钽酸锂晶体材料镍铬薄膜在14~16μm波段红外增强吸收特性
来源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NiCr 热释电探测器 纳米金属薄膜 化学腐蚀 红外吸收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551|O782
字数 9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2/j.issn.1001-9014.2017.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318 2024 18.0 25.0
2 刘子骥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98 7.0 9.0
3 梁志清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5 1.0 2.0
4 何璇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马振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苟军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iCr
热释电探测器
纳米金属薄膜
化学腐蚀
红外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1001-9014
31-1577/TN
大16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4-33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