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引导滤波器改进显著性检测算法并将其用于红外图像;然后,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以得到各自的低频与高频子带;最后,在低频与高频子带的融合中分别采用红外图像显著性指导法与绝对值取大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相关算法相比,该算法所得融合图像在突出红外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可见光背景信息,具有更好的视觉融合效果和客观质量评价.
推荐文章
基于NSCT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可见光图像
相干斑噪声
图像融合
基于双边滤波和NSS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
双边滤波
高斯滤波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图像融合
Contourlet变换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
基于红外可见光融合图像的车辆定位方法
车辆
定位方法
视觉
融合图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视觉显著性和NS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引导滤波器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显著性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与信息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7-3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41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进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4 127 6.0 10.0
2 李晓峰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19 888 16.0 23.0
3 傅志中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39 172 7.0 10.0
4 王雪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5 29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引导滤波器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显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