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摘要:
为了提高信号重建的精度以及稀疏度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矩阵优化方法,减小测量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的相关性;首先,由测量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的乘积构造Gram矩阵;根据Gram矩阵的维数,计算互相关函数的下确界即Welch界;其次,由Welch界确定阈值,收缩Gram矩阵中大于阈值的非对角元;然后,由新得的Gram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反解出测量矩阵,迭代更新,从而达到减小相关性,优化测量矩阵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依据Welch界优化测量矩阵,能快速降低压缩感知矩阵相关性的最大直,提高OMP算法的性能,例如在误差率为10-0.9时,原高斯随机矩阵需要23个观测值,算法优化后只需16个观测值,相对于Elad、Zhao等观测矩阵优化方法,文中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小的重构误差,性能和稳定性也略有提升.
推荐文章
采样列化的切比雪夫混沌测量矩阵构造算法研究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切比雪夫
混沌系统
约束等距特性
压缩感知中高斯矩阵的优化研究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部分哈达玛矩阵
高斯矩阵
优化矩阵
信号重构中测量矩阵性能的判据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信号
相关性
解空间
低幂平均列相关性测量矩阵构造算法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列相关性
等角紧框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据列相关性优化高斯测量矩阵
来源期刊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学科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互相关系数 信号重构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91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26/j.cnki.11-4762/tp.2017.1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正光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56 719 15.0 25.0
2 张利欣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19 397 8.0 19.0
3 边胜琴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13 56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互相关系数
信号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月刊
1671-4598
11-4762/T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1993-01-01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