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主体间性,又译为“主体际性、主观际性、交互主体性”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首先提出来的,后又经过伽达默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人的阐释。总的来说,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中心主义,把传统西方哲学中主客二分的观念改造为蕴含着自由、民主、平等、对话、交往意义的主体间性精神。
推荐文章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研究生外国文学教学探索
内涵式发展
研究生
外国文学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语文
外国文学作品
阅读
将“翻译文学”注入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以艾略特《荒原》为例
外国文学
翻译文学
教学实践
艾略特
《荒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主体间性理论 外国文学教学 西方传统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 视域 主体中心主义 主客二元对立 传统西方哲学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颖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66 134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间性理论
外国文学教学
西方传统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
视域
主体中心主义
主客二元对立
传统西方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51
出版文献量(篇)
160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