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窄带滤光片设计中,通过改变一些参数可以设计出性能较好的窄带滤光片,但是有些理论设计却和制备的结果不符.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光学薄膜设计软件Essential Macleod中进行了模拟试验.针对窄带膜系中的高低折射率间隔层、反射层层数、干涉级次和腔数对窄带滤光片设计与制备中敏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反射层层数,会使陡度变好,半宽度变窄,矩形度变差,同时无论采用高折射率还是低折射率材料为间隔层都会增加膜系的敏感度,增大制备难度;增加干涉级次,会使陡度变好,半带宽变窄,矩形度变好,窄带滤光片的敏感度不会受到影响,然而当采用低折射率材料作为间隔层时,随着干涉级次的增加,敏感层(间隔层)会增大厚度误差和制作难度;增加腔数,会使陡度变好,半宽度变宽,矩形度变好,若以高折射率材料为间隔层则对膜系的敏感度没有影响,但是若以低折射率材料为间隔层则会增加膜系的敏感度.
推荐文章
窄带滤光片设计中通带半宽度、矩形度和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光学薄膜
窄带滤光片
通带半宽度
矩形度
陡度
鲁棒性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自动优化设计
窄带滤光片
鲁棒性
优化设计
远红外窄带滤光片厚度的鲁棒性分析
窄带滤光片
厚度
鲁棒性
随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窄带滤光片设计中敏感度的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窄带滤光片 光学薄膜 敏感度 膜系设计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4
字数 2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75.2018.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冠军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2 1262 19.0 29.0
5 侯海港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 1.0 1.0
6 王明松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8 2.0 2.0
7 刘桂武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1 2.0 2.0
8 邵海成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窄带滤光片
光学薄膜
敏感度
膜系设计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775
32-1668/N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0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