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光谱技术探讨了邻苯二甲酸和典型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的毒性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DNA作用后,塑化剂的特征荧光峰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计算出的猝灭常数与结合位点数,结合单双链差异实验,判断该猝灭过程低温状态下为动态猝灭与静态猝灭共存,高温状态下为静态猝灭;DNA与塑化剂以静电结合为主,同时具有嵌插结合等多种结合方式.综上所述,塑化剂对小牛胸腺DNA具有基因毒性,且随着塑化剂浓度升高基因毒性作用增强.
推荐文章
塑化剂与粮油制品的安全
粮油制品
塑化剂/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食品安全
白酒“塑化剂事件”还有几重门?
白酒产品
事件
《新京报》
不负责任
白酒行业
酒鬼酒
协会
酒业
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污染途径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
食用油
分析方法
塑化剂DEHP暴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毒性作用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
巨噬细胞
RAW264.7细胞
免疫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塑化剂对小牛胸腺DNA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 合成技术及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塑化剂 小牛胸腺DNA 毒性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模拟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14.1
字数 3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34X.2018.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汝涛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76 4.0 8.0
2 宗万松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5 35 3.0 5.0
3 孙晓晶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塑化剂
小牛胸腺DNA
毒性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技术及应用
季刊
1006-334X
32-1414/TQ
大16开
江苏仪征市仪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8-18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7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