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引言自胡塞尔1901年发表《逻辑研究》以来,现象学运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它不仅在德国本土衍生出了多种理论形态,还和法国、日本、美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思想传统发生了对话、交锋与融汇,浸染了色彩各异的思想风格,焕发了蓬勃旺盛的思想生机。而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遇,无疑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现象学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当时并未激起思想界的广泛共鸣。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人重拾现象学研究之际,才敏锐地发现其兼具反思西方现代性、激活中国哲学自身传统的独特思想意义。
推荐文章
现象学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
建筑设计
现象学
中国传统思想
关注日常生活的建筑现象学与中国式缺失
建筑现象学
场所精神
空间知觉
中国式缺失
我国物理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进路
物理教育
物理教育学
现象学
科学方法
问题解决
物理学习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康德
批判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体与心性——中国现象学的两条进路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现象学研究 现象学运动 西方现代性 思想风格 中国学人 理论形态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8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象学研究
现象学运动
西方现代性
思想风格
中国学人
理论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