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水下场景中有机物和悬浮颗粒的影响,水下图像存在对比度低、颜色失真和细节丢失等问题.同时,水下场景中通常有人工光源存在,造成图像光照不均.传统基于图像去雾的方法用于水下图像复原时效果欠佳,为充分考虑水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近期提出了新的水下成像模型和图像复原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未考虑红通道影响,导致估计的散射比偏大;另外,也未考虑人工光源的影响,导致估计的背景光过大.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套有效的水下图像清晰化方案.首先,通过设置阈值确定是否将红通道信息用于暗通道计算,并将反映人工光源影响的饱和度指标用于散射比估计,以减小人工光源的影响.由此,提出了基于红通道预判和饱和度指标的暗通道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三通道衰减系数比估计每个通道的透射率,可弥补目前很多方法假设蓝绿通道透射率一致的缺陷.最后,利用Shades of Gray算法估计环境光,并结合新的水下成像模型得到复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可显著提升图像的对比度,得到颜色自然、细节清晰的复原图像.
推荐文章
水下激光成像的图像预处理技术
水下激光成像
距离选通
直方图均衡化
平滑滤波
图像锐化
基于MSRCR的水下图像清晰化算法
图像增强
暗原色
多尺度彩色恢复算法
基于散射模型的水下图像复原
水下图像复原
散射模型
分段映射法
水下视觉
基于图像融合的水下成像技术
偏振成像
小波变换
图像融合
水下物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水下成像模型的图像清晰化算法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下成像模型 红通道 人工光源 透射率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5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9/JEIT1704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爱萍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52 311 10.0 13.0
2 王建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42 276 10.0 15.0
4 曲畅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3 14 2.0 3.0
7 张莉云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5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下成像模型
红通道
人工光源
透射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