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爆轰过程中燃烧室管壁的传热特性,采用CE/SE方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气液两相脉冲爆轰发动机(PDE)内流场及燃烧室管壁的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能量平衡法解决了内流场与管壁传热之间的耦合传热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燃烧室内任一截面,爆轰波扫过或膨胀波到来时,对流换热强度大,内壁面温度上升快;单次爆轰时,爆轰波所在区域温度高达2000 K,管壁靠近内壁面的区域径向上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靠近外壁面的区域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当燃烧室管口压力恢复到环境压力时,从PDE头部到尾部,管壁内壁面温度逐渐升高,热量传递区域厚度逐渐增大.
推荐文章
凝胶汽油在脉冲爆轰发动机中的爆轰特性实验
脉冲爆轰发动机
凝胶汽油
爆轰
热态实验
脉冲爆轰发动机近场爆轰噪声特性研究
爆炸力学
脉冲爆轰发动机
雾化汽油
噪声辐射
指向性
爆轰噪声
冲击噪声
射流噪声
衰减系数
轴向距离
脉冲爆轰发动机预爆轰点火数值模拟
脉冲爆轰发动机
预爆轰点火
爆轰波
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工作过程瞬态特性
脉冲爆轰发动机
凝胶燃料
爆轰
瞬态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弹道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脉冲爆轰发动机 爆轰波 流场 传热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31.1
字数 50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15/j.issn.1004-499X(2018)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春生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43 815 15.0 19.0
2 白桥栋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8 248 9.0 13.0
3 倪晓冬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冲爆轰发动机
爆轰波
流场
传热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弹道学报
季刊
1004-499X
32-1343/TJ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孝陵卫200号南京理工大学《弹道学报》编辑部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0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