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天然色素由天然材料提取而来,较之于传统色素无毒性且对环境友好,但其易受各种物化因素的影响,难以大规模应用.为了改良天然色素性能,将其使用到染整行业中,以天然色素为芯材,以苯乙烯为壁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天然色素微胶囊.在分子表面形成纳米级的薄壳,使色素不再与外界直接接触,大大增强了色素分子的稳定性.研究了引发剂含量、芯壁比、分散剂含量、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对天然色素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AIBN用量为单体的3%,芯壁比为1:5,分散剂聚乙烯醇(PVA)用量为20ml,反应时间为4h,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可以制备外观和粒径最佳的微球.微胶囊呈规则的球形,分散均匀.
推荐文章
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概述
天然色素
稳定性
提取
应用
天然色素与栀子黄
天然色素
栀子黄色素加工
新型天然色素提取设备--滑槽式浸出器
天然色素
滑槽式浸出器
双层喷淋
低料位
提取率
平转式浸出器
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
椰子油
微胶囊
复合凝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天然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来源期刊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胶囊 色素 粒径 搅拌速度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纤维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5,1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102|TQ316.33+5
字数 2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5184.2018..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杨柳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 1 1 1.0 1.0
2 刘高伟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 1 1 1.0 1.0
3 刘靖彦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胶囊
色素
粒径
搅拌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季刊
2096-5184
51-1782/TS
大16开
成都市郫县犀浦镇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6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