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食品安全是探讨在食品加工、贮存、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和防范食物中毒等的跨学科领域.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准确可靠、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针对现存的和不断发现的食品污染物、有害物质残留,识别、监测和量化新衍生并发现食品有害物质,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常规质谱、常规色谱、常规光谱等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重现性及效率方面已无法满足复杂样品的基质分析.随着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出现,新型的分析化学手段如比色法、荧光传感、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等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表现出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简便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势.本文简述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对后续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开发做展望;提出基于纳米成像技术的食品安全实时无损研究手段,用以针对生物体内的食源性有害物质的分布代谢转化过程和致病机理研究,有望拓展创新性和先进性的食品安全分析方法和研究理念.
推荐文章
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分析检测新技术应用
食品安全
检测新技术
现状
可立快(CliquidTM)食品安全分析新技术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
可立快
食品安全
分析
碳纳米管材料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策略
碳纳米管材料
食品安全
应用
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分析新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 传感检测 实时成像 人类健康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名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8.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硕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医学院 13 223 9.0 13.0
2 刘敬民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医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
传感检测
实时成像
人类健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