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某MPV车型纵梁前段冲压件模具设计制造实例,利用计算机辅助有限元分析、 冲压件结构与模面设计、 基准与公差设计等手段,优化纵梁工艺设计.将实物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 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及调试影响参数控制,得到符合整车要求的纵梁前段.结果表明:型面回弹补偿量为1.25~1.5倍的回弹值时可得到相对优化的模面,拉延中底面扭曲及侧壁内凹的控制可采用顶部压料机构及拉延槛;纵梁前段侧壁设计特殊公差0~1.0 mm有利于装配;采用淬火后精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提前实施可减少模具反复的调试;原材料性能的波动直接影响冲压件稳定性.
推荐文章
高强度钢板汽车纵梁拉毛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拉毛
高强度钢板
汽车纵梁
抗磨损性
抗粘附性
热处理工艺
汽车纵梁冲压工艺分析与改进
汽车纵梁
冲压工艺
CAE
回弹
自动补偿
汽车车架纵梁孔冲压CAD/CAM一体化研究
车架纵梁
孔加工信息
NC编程
高强度圆铝杆开发与探讨
高强度圆铝杆
抗拉强度
电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冲压汽车高强度纵梁开发实例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模面设计 表面处理 回弹 汽车纵梁 冷冲压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板料成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386
字数 2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8.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礼春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79 138 7.0 8.0
2 孙连福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1 10 2.0 3.0
3 楚伟峰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0 11 2.0 3.0
4 赵烈伟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4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面设计
表面处理
回弹
汽车纵梁
冷冲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