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甘草内生真菌GJZ21活性作用及活性代谢物,旨在深入开发应用该菌株.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及DPPH法研究甘草内生真菌GJZ21的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结合其形态特征观察及18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柱色谱法对GJZ21发酵液进行分离.结果:内生真菌GJZ21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该菌株经鉴定为变色曲霉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并从该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甘草素.结论:GJZ21为甘草素产生菌,该菌株可为甘草素成分的生产提供新方法.
推荐文章
产甘草苷内生真菌HGE5的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内生真菌
鉴定
抑菌活性
甘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内生真菌产芦丁条件优化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内生真菌
芦丁
小花棘豆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小花棘豆
内生真菌
苦马豆素
层出镰刀菌
疯草
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内生真菌
甘草
鉴定
18S rDNA
ITS rD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甘草素内生真菌GJZ21的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甘草素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13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春英 24 198 9.0 14.0
2 孟利 15 60 4.0 7.0
3 张萍 2 2 1.0 1.0
4 王宇晴 5 1 1.0 1.0
5 郑雪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甘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药杂志
半月刊
1003-3734
11-285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82-48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4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859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