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其主要围绕人的"生命"这个中心,由此阐述一整套的人文关怀.同时,朱子在《大学章句序》开始部分也讲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其落实在个人身上,重在修身成人,最终将个人之德性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由此,本文试图以牟宗三提出的"道德主体性"为视域,来探讨《大学》开篇的"三纲领"中所蕴含的心性说、境界论和工夫论以及反思.
推荐文章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
德育
自我教育
探析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高等教育
大学生
主体性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
德育
自我教育
工程与工程主体性
工程
工程主体
工程主体性
自然
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三纲领"解读 ——以道德主体性为视角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三纲领 心性基础 境界观 工夫论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史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4
字数 4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晨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主体性
三纲领
心性基础
境界观
工夫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