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淮南子》中对于人性的探讨,既考察了不同气秉下人的材质之性所呈现的差异,又以道家“人生而静”作为人之普遍真性,同时包含了儒家的仁善之性,并明确原初人性容易受嗜欲所害,故需做养神节欲的工夫以回归本性。此种回归,经过了“正反合”的逻辑层级,使人性升华为更为稳固的清净之性。这种兼顾形上本体与工夫修养的人性理论体现了西汉初年百家融合的思想大势以及《淮南子》作者群敏锐的哲学智慧。
推荐文章
王念孙对《淮南子》高诱注质疑之探析
《淮南子》
王念孙
高诱注
训诂
淮南子茯苓散美容抗衰老作用的临床机制研究
淮南子茯苓散
美容
抗衰老
研究
浅谈《淮南子》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关系
《淮南子》
补课行为中的人性理念
校外培训机构
补课行为
影子教育
人性
人性观
教育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南子》中的人性理论阐微
来源期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淮南子》 人性 清净 反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B23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素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淮南子》
人性
清净
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双月刊
2096-1723
10-1362/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