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工夫论从朱子到阳明再到龙溪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阳明那里可以得到确认,前者是“诚意”工夫的转变,后者则是“正心”工夫的提出.朱子的“诚意”工夫所体现的道德意识是一种“反思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即人对自己意念的判断是根据已经具有的“应当之理”做出一个判断,而后“规范”自己的意念使其合于善.阳明将“反思一规范”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随附性的道德意识,即对本已意向中的伦理价值的直接意识,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诚意”工夫.进一步地,倘若能够顺着源初的价值感而充分地行动,不产生实际意识与价值感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意识焦点的转移和由此而来的善恶意念的出现,诚意工夫也就不存在了,这种从源初的道德意识而来的行动,阳明称之为“正心”.“诚意”和“正心”构成了致良知工夫的两种路径,从而实现了理学功夫论从朱子到阳明后学的转变.
推荐文章
致良知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王阳明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
"良知自我坎陷"说与知识本体论的比较研究
知识本体论
良知自我坎陷说
道德良知
王阳明“良知”说解读
良知
是非之心
规范
德性
两种连接形式的拖挂式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
拖挂式移动机器人
路径跟踪控制
标准连接
非标准连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诚意”与“正心”:致良知工夫的两种路径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关键词 致良知 诚意 正心 道德意识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宋明理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重阳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致良知
诚意
正心
道德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史
双月刊
1005-0396
11-3042/B
大16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2-3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