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动车组车体与地铁车的主结构,总结出动车组车体结构的特点;某动车组车体结构刚度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8.15%,验证了车体刚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车体主结构开口(门口、窗口、空调口)和支撑位置对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封堵四个侧门口后的车体相当弯曲刚度提高56%;封堵空调孔后车体相当扭转刚度提高20.36%;侧门中心线与车体支撑位置中心一致时可提高底架边梁中心的垂向位移2.2836 mm;三种不同吊装方式的动车组在超员状态下的垂向刚度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混合吊装方式对整备状态车体一阶垂向弯曲频率影响最小,底架边梁悬挂方式对车体垂向刚度的影响最小.
推荐文章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设计
铝合金车体
结构优化
焊接接头
静强度
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前端构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铝合金
动车组
车体构件
AutoForm
拉深不足
回弹
铝合金车体结构设计构思
铝合金车体
结构
强度
刚度
有限元
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底架焊接变形控制
动车组
底架
焊接变形
控制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动车组 铝合金车体 结构刚度 FEM 振动频率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机车车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1/j.cnki.djdxac.2019.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素明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68 407 10.0 17.0
2 程亚军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发中心 11 8 2.0 2.0
3 李万鹏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袁腾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3 1 1.0 1.0
5 韩志远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车组
铝合金车体
结构刚度
FEM
振动频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590
21-1550/U
大16开
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6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