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元素往往对其构造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前人使用构造环境判别图描述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然而,安山岩因其岩石成因的复杂性和构造环境的"单调性",在判别图研究领域并未受到重视.收集了GEOROC和PetDB两个数据库中的全球新生代洋中脊安山岩(MORA)、洋岛安山岩(OIA)和岛弧安山岩(IAA).使用43个元素组成的924个比值建立超过42万个直角坐标系,将三类安山岩数据投入坐标系中,并通过MATLAB计算三者之间的交叠率筛选出4个最佳判别图:lg(Ga/Cs)-lg(Ba/Nb)、lg(TFeO/Ga)-lg(Eu/Pb)、lg(K2O/Nb)-lg(Ga/Cs)和lg(MnO/Pb)-lg(Cs/Nb).利用核密度曲线对比图分析判别图中的元素及元素比值,结果表明:①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与HFSE(高场强元素)的比值关系能有效区分MORA和IAA;②LILE与其他元素的比值关系则更有利于从三者中识别出OIA;③LILE在一定程度上比HFSE更易于判别大洋安山岩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安山岩可以成为一种使用范围更广泛的构造环境指示剂,其判别效果甚至优于玄武岩判别图.这也进一步说明,安山岩的成因虽然比玄武岩复杂,但是大数据方法是提取出具有构造环境指示意义的相关关系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全球新生代安山岩构造环境有关问题探讨
大数据
安山岩
构造环境
判别分析
新生代
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玄武岩
大地构造环境
Th/Zr-Nb/Zr判别图
板块汇聚边缘
加密环境下大数据特征集并行存储方法研究
大数据特征集
并行存储
MMSE算法
Hash索引
结果分析
映射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大数据方法建立大洋安山岩构造环境判别图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安山岩 构造环境 大数据 地球化学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3-1970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88.14+4|P628
字数 4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21 7595 47.0 86.0
2 张成立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810 14.0 27.0
3 刘欣雨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7)
共引文献  (266)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山岩
构造环境
大数据
地球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