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施加预应力锚索是修复大变形抗滑桩工程常用的技术之一,而锚索预应力的计算是修复工程设计的关键.基于弹性桩基本理论定义“大变形抗滑桩”概念,界定抗滑桩修复工程中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对应的桩顶位移状态;以修复上、下限状态的桩顶位移为设计目标,将抗滑桩自由段假定为悬臂梁,嵌固段假定为弹性地基梁,利用桩-索位移变形协调条件,分别推导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表达式,并将所提计算方法应用于预应力锚索修复大变形抗滑桩模型试验.结果 表明:采用所提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获得的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误差仅6%,施加预应力锚索改善了大变形抗滑桩桩身受力性能,修复效果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现场工程应用表明:某特大滑坡大变形抗滑桩桩顶位移得到有效遏制,抗滑桩工程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印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预应力锚索修复变形抗滑桩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修复加固机制
锚固力上限值
土压力分布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变形抗滑桩
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模型试验研究
边坡工程
承载力
变形破坏特征
模型试验
修复
含微裂纹抗滑桩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中预应力实测与损失值计算
锚索
预应力损失
影响因素
实测
计算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效果的数值计算评价
桩土接触问题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桩体弯矩
最佳预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锚索修复大变形抗滑桩预应力上、下限值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锚索预应力 模型试验 上、下限值 修复工程 大变形抗滑桩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桥梁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6,19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U416.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21/j.cnki.1001-7372.2019.12.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4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路工程
锚索预应力
模型试验
上、下限值
修复工程
大变形抗滑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路学报
月刊
1001-7372
61-1313/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19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7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