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软弱地层隧道洞口暗挖进洞施工的难题,以新建成昆铁路杨家湾隧道和西(安)成(都)高铁石梯子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及加固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地层隧道洞口上台阶开挖及开挖至路基面,仰坡安全系数均小于1,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形成潜在滑动面,开挖塌方风险大.基于隧道洞口稳定性分析,隧道仰坡滑塌必然存在潜在滑动面,洞口加固设计应以稳定滑动面为核心;基于该设计理念提出隧道洞口加固设计的3种方法,分别为玻璃纤维钻孔桩加固方法、桩基托梁护拱加固方法和纵横梁加固方法.3种方法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洞口护拱或明洞对仰坡滑坡体形成反压,通过锚固桩或玻璃纤维桩抵抗潜在滑动面,并成功应用于新建成昆铁路杨家湾隧道和西成高铁石梯子隧道,保证隧道洞口的稳定性,并安全顺利暗挖进洞.
推荐文章
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
大断面隧道
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地层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工法应用研究
隧道施工
机械化
超前支护技术
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优化与施工技术研究
软弱地层
大断面隧道
施工方案优化
施工技术
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与技术优化策略
软弱地层
大断面隧道
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
优化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软弱地层大断面铁路隧道进洞方法研究与实践
来源期刊 铁道标准设计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软弱地层 铁路隧道 洞口 稳定性 玻璃纤维钻孔桩 桩基托梁加护拱 纵横梁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55|U459.1
字数 6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90202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4 16 2.0 4.0
2 杨建民 21 349 10.0 18.0
3 舒东利 4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弱地层
铁路隧道
洞口
稳定性
玻璃纤维钻孔桩
桩基托梁加护拱
纵横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标准设计
月刊
1004-2954
11-2987/U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82-76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9776
论文1v1指导